花卉种植技术:紫薇种植的病害防治
“每到春天,红得如火的木棉花,粉得如霞的芍药花,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竞相开放。它们有的花蕾满枝,有的含苞初绽,有的昂首怒放。”生活中,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,因此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和种植花卉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凭经验种养花卉,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,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?为此,花卉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《花卉种植技术:紫薇种植的病害防治》,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。
紫薇树姿优美,树干光滑洁净,花色艳丽;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,花期长,故有“百日红”之称,又有“盛夏绿遮眼,此花红满堂”的赞语。下面介绍一下紫薇种植的病害防治。
随着气温的上升,紫薇嫩芽的生长,紫薇的各种病虫害也随之而来。作为管理者,应随时对紫薇进行检查,对症防治。
目前,用于病虫害防治的化学农药主要有: 40%的氧乐果1000倍液用于蚜虫,菊酯类(如2.5%的敌杀死、20%的速灭杀丁)2000倍液用于蝶蛾类鳞翅目昆虫,20%的三氯杀螨醇800倍液用于螨类,40%的氧乐果1000倍液用于蚧壳虫类,但防治时间一定要常握在第一代幼蚧孵化高峰期,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关键时期。待幼蚧形成了保护性蜡壳,一般农药防治就很困难了。
病害防治,防重于治,对于那些容易发病的紫薇品种,要经常进行检查,一旦有少量病斑出现,就要抓紧喷药防治,但也有一些病害,早在幼芽时病菌就已侵入,对于这些病害,要及早喷药防治。
一般可用70%的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50%的多菌灵500倍液,每隔7天喷一次,连续2 至3次,进行综合防治。
通过上述紫薇种植的病害防治的介绍,希望能给种植户一些帮助。
Haohtm.cOm相关知识
花卉种植:紫薇的修剪技术
紫薇树姿优美,夏秋少花季节叶绿花红,花色绚丽,花期可逾百日。要使盆栽紫薇花多、花艳、多次开花,除选择矮化型品种外,必须加强整形修剪、肥水管理等措施,进行花期调控。下面介绍一下紫薇的修剪技术。
选择一年生壮苗上盆,或春季用种子直播。盆栽紫薇要求株型矮化,整形修剪是促进多开花、多次开花的关键。苗木上盆定植后,在离地15至20厘米处抹头定干,播种苗高15厘米左右时摘心。
主干上腋芽萌发新枝后,选3个不同方向的健壮枝条留作主枝,其余的抹梢或全部剪除。主枝生长到8至10厘米摘心,抑制延长生长,促进分生侧枝,培养成分枝紧凑、低矮、自然开心形树冠。
紫薇萌芽力强,极耐修剪,一般分生长期抹芽摘心与冬季休眠期修剪。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树形结构,促进多分枝,多开花,多次开花,老树更新,延长花期,达到主干矮、分枝低而均匀紧凑,生长整齐,树冠开心,通风透光。
紫薇花芽形成速度快,因此,轮流修剪可促进多次抽生新梢,多次开花。秋冬花谢后进行一次强修剪,疏剪过密枝、重叠枝、徒长枝、内膛枯枝、病虫枝。重剪主侧枝、延长枝,压缩老枝,使春季萌芽分枝多,开花早。
春季新梢生长10至15厘米时,保留8至10厘米长摘心,集中养料,促进分枝,增加花枝量。5月底至6月上中旬,第一次花谢后剪去花枝上部,留壮芽,使下部腋芽萌发,再生新梢孕蕾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次开花。花谢后及时剪除残花,积累营养,促进新枝花芽分化。
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可第3次开花。这样,反复轮次修剪,相应增施肥料。生长期每月施稀薄饼肥液一两次,花谢后增加肥量,7至9月盛花期每7至10天施一次液肥,每10至15天叶面喷0.2%磷酸二氢钾。每次花谢后随时剪去残花,防止结果,减少养料消耗。
以上就是紫薇修剪技术的介绍,你了解了吗?
花卉种植:梅花病害的防治
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,与兰花、竹子、菊花一起列为“四君子”,也与松树、竹子一起被称为“岁寒三友”。
(1)梅花白粉病
此病常在湿度大、温度高、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发生。早春三月,梅花萌芽时,嫩芽和新叶易受病菌侵染,受害部位会出现很薄的白粉层,接着白粉层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或黄色颗粒,后期叶片变黄而枯死。
(2)梅花缩叶病
4-5月为高发期,受病菌侵蚀后嫩梢变粗,缩短,叶片密生,叶面皱缩,加厚,向叶背卷曲,叶色先出现紫红,继而成灰白色,严重时可使病梢枯死。可喷洒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,亦可喷洒1%波尔多液,每隔一星期喷一次,3-4次即可治愈。
(3)梅花炭疽病
此病初期,主要是叶片及嫩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,然后扩大成不规则的圆形,叶缘处病斑呈半圆形,病斑中央出现灰白色环纹,上生胶质小点,排列成轮纹,造成叶片穿孔。病发初期可喷70%托布津1000倍液或喷代森锌600倍液防治。发现其他各种病时,喷洒上述两种药液亦可见效。
花卉种植技术:怎样防治贴梗海棠的病害
贴梗海棠的常见病害为梨桧锈痛,也叫梨锦痛。这种病要经两个寄主侵染。第一寄主为柏类植物,如桧柏、龙柏、鹿角柏等;第二寄主为贴梗海棠、垂丝海棠、山褚等。病菌侵入桧柏等后,第一年会在叶腋或小枝上产生淡黄色斑点,然后肿大起来。
贴梗海棠的常见病害为梨桧锈痛,也叫梨锦痛。这种病要经两个寄主侵染。第一寄主为柏类植物,如桧柏、龙柏、鹿角柏等;第二寄主为贴梗海棠、垂丝海棠、山褚等。
病菌侵入桧柏等后,第一年会在叶腋或小枝上产生淡黄色斑点,然后肿大起来。至第二年2、3月间,即会产生咖啡色米粒状物,突破表皮,即为冬孢子角。冬孢子角单生或聚生,使植株枝条膨大起来。
贴梗海棠作为第二寄主染上冬孢子角后,叶片正面在4-5月上旬会出现黄绿色的小斑点,再扩大成圆形黄病斑。病斑上早期会出现数个小黄点,后期变为黑色,使叶背相应处逐渐增厚,产生一些灰白色毛状物,8-9月变成黄褐色粉末状物。严重时,病叶满株,叶片畸形,表面凹凸不平,导致叶片早枯早落,甚至使植株死亡。
防治方法:
1.贴梗海棠附近不种植柏类植物等第一寄主。
2.发病期,用20%萎锈灵乳油400倍液喷洒。或用50%退茵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半月喷洒一次。天气干旱时不喷或少喷。
3.当3月中、下旬冬饱子角将要膨大时,用0.3%五氯酚钠稀释液加石硫合剂配成波美1度的混合液,半月喷洒2-3次进行防治。
花卉种植技术:丁香常见病害防治方法
丁香主要应用于园林观赏,因其具有独特的芳香、硕大繁茂之花序、优雅而调和的花色、丰满而秀丽的姿态,在观赏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,已成为全世界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。
一、丁香黑斑病
1、丁香黑斑病症状:主要危害叶片。病斑圆形至近圆形,褐色或暗褐色,略具、轮纹。病斑两面生有黑色霉羳物,即羰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
2、丁香黑斑病防治方法:1、落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,以减少菌源。2、喷洒75%百菌清600倍液或50%扑海因1000倍液。
二、丁香褐斑病
1、丁香褐斑病症状:主要危害叶片,是丁香的重要病害,初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,边缘围以褐色细线纹,中部呈浅褐色,大小3-12mm。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褐色绒毛状小点,即病原菌的子实体。发生严重时,叶上病斑数十个或布满叶面。
2、丁香褐斑病防治方法:丁香展叶后喷洒50%苯菌灵1000倍液或50%甲基硫菌灵800倍液,50%多菌灵600倍液,隔10-15天一次,防治2-3次。
三、丁香白粉病
1、丁香白粉病症状:病害初发生时,产生零星粉状斑,后扩大成片,全叶布满白色的粉霉层即分生孢子和菌丝体。最后,白色的粉霉层变成灰白色稀薄的灰尘色,并陆续出现黑色小颗粒状的闭囊壳。
2、丁香白粉病防治方法: 1、清除落叶,消灭越冬病源。2、剪去过密枝条,以利通风透光。3、发病期喷50%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2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。
四、丁香花斑病
症状:主要发生于叶片和果实上,按寄主受害程度,可分四种类型;星斗斑、点斑、花斑、枯焦。
防治方法:1、及时排水,做到雨过地面无积水。2、在发病初期喷1次1:1:100波尔多液。
五、丁香潜叶跳甲
寄主有朝鲜丁香、女贞。
1、丁香潜叶跳甲危害特点:成虫取食叶肉,幼虫潜食叶肉,在上形成蜿蜒的潜痕。
2、丁香潜叶跳甲防治方法:用40%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,对成虫、幻虫及卵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“闻道江南种玉堂,折来和露斗新妆。却疑桃李夸三色,得占春光第一香。”不管是有无生活情趣,花都在那里,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。凭经验种养花卉,有时会遇到不少困难,种植达人有哪些秘不外传的经验呢?为满足您的需求,花卉网小编特地编辑了“花卉种植技术:紫薇种植的病害防治”,供大家借鉴和使用,希望大家分享!